为何要做多轮核酸检测?湖南省卫健委答疑
点击播放音频
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省内多地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各地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开展了多轮核酸检测。为什么要做多轮核酸检测?去做核酸检测要注意些什么?组织实施核酸检测又有哪些新要求?今天,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就相关问题进行答疑。
为什么要做多轮核酸检测
由于病毒从入侵体内到最终通过实验室检测查出阳性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同的感染者被测出阳性的时间也不同。如果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没有达到一定浓度,低于试剂盒的检测下限时,则无法检出阳性,但随着病毒在体内不断增殖,后期再次采样检测呈阳性的可能性也就逐渐增大。
本轮疫情主要由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感染后多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人与人之间接触广泛,导致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更加隐匿和广泛,早期识别和发现感染者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检测结果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样品采集不规范,未能采集到合适的部位;样本保存和运输条件不当,以及实验室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的敏感性等,都可能影响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可能造成漏检。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开展多轮次的核酸检测,才能迅速、精准地发现潜在感染者,以便及时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扩散,控制疫情蔓延。
核酸检测有哪些注意事项
提前了解当地核酸采样点的工作时间,是否需要提前预约。携带身份证(儿童携带户口本)、手机在规定时间内有序前往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采样。
为避免采样时出现呕吐等情况,采样前2小时尽量不要进食。为避免影响检测结果,采样前30分钟请勿吸烟、喝酒、嚼槟榔及口香糖。
为避免交叉感染,在采样前后都要正确、规范佩戴口罩,不要把口鼻露出来,不要在中途随意取下口罩。
自觉遵守现场秩序,排队时要保持一米线距离,不扎堆、不聚集,不交谈。
主动出示健康码及行程码,根据工作人员提示如实登记个人信息。如遇黄码人员,工作人员应引导前往黄码人员专设的采样点进行采集。
采样时尽量不要触碰采样人员的衣物,不要将随身携带的任何物品(身份证、钥匙、手机、包等)放置在采样台上,也不要用手触摸采样台。
核酸采样过程中,当前面人员刚采完时,后面的被采样人员不要急着落座,更不能立刻取下口罩,要保持安全距离,等医生做完上一个采样、完成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再迅速上前坐好。在医生把棉签伸过来的时候再迅速脱下口罩,配合医生取样后,立刻戴回口罩。
采样完成后应注意手卫生,有条件者用消毒纸巾、免洗手消毒液擦拭双手,戴上备用口罩,将废弃口罩投入指定的医用垃圾袋。完成采样后立即离开采样点,避免在采样点周围吐痰、呕吐。
组织实施核酸检测有哪些新要求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主要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隐匿等特点,对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提出了全新要求:
“全员检测”变为“区域检测”。国家明确要求,核酸检测不能大水漫灌。应该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不能搞“一刀切”,有效利用宝贵的核酸检测资源。由 “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区域”包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区域可能小到一个楼栋,也可能大到全市范围。具体要由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根据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研究确定,并动态调整。
24小时内,必须完成全部检测。各区市不区分人口规模,均按照24小时内完成全市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力量。如果必要,可通过区域内协同支援予以保障;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原则上,全部采样任务应当在6小时内完成;确有困难的,可在12小时内完成。此外,要力争群众排队时间不超过2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为“黄码”人员单独开设检测通道。
增加采样方式,减少采样工作量。集中隔离点及其他重点人群实行单采单检,封控区人群实行单采单检或1户1管,管控区可实行10合1混采,防范区和其他区域可实行20合1混采,单采单检对象在多轮检测均未检出阳性的情况下,可视情实行10合1混采。
增加采样台人手。国家考虑到大规模核酸检测人员密集,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在采样速度和单个采样台任务量方面,均作了大幅缩减。可参考2000—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每个采样点需4—5个采样台。按每个采样台应配备2名采样人员(须为医务人员,考虑换班)、1名信息录入人员,每个采样台每小时采集120人样本计算。
单采检测阳性患者,不再通知定点医疗机构。随着奥密克戎无症状感染者大幅增加,为防止医疗资源过度占用,国家对核酸阳性感染者提出全新安置办法。单采检测阳性患者,通知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准备接收该阳性感染者。
此外,混采检测阳性处置工作应在6小时内完成单采复核。进行单采复核时要求鼻咽、口咽双采单检。
来源:湖南日报